小女孩一句觸動的說話…
有一次 Charles 走進了一所中學的教室,準備為20位中一新生帶來一堂課程,當時其中一位小女孩似乎與其他小朋友不同,她的情緒波動很大,時而安靜,時而激動,甚至不斷在教室裡跑來跑去。其他老師試圖讓她安靜下來,但她似乎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。 Charles 並沒有強迫她停下,而是選擇接納她的情緒。
Charles 蹲下身,輕聲對她說:「如果你想一齊玩,隨時可以過來,我們都好歡迎你。」
小女孩看了 Charles 一眼後,接下來的時間,她時而跑開,時而回來參與活動,每次只停留一兩分鐘,彷彿在自己的世界裡穿梭。 Charles 並沒有打斷她的節奏,而是讓她自由地選擇何時參與。
Charles 相信,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節奏,而教育的目的,正是接納與成長,而非強迫。
課程的最後, Charles 請小朋友們寫下自己的感想。大多數小朋友都在紙上畫了可愛的圖案,或寫下簡單的詞語,而小女孩卻將卡片遞給 Charles ,原來卡片寫著…

Charles心中有一份莫明的感動,成就了今 日的「情緒教育學院」——為每一個小朋友創造一個能夠自由表達情緒、被接納與理解的環境。每個情緒都值得被接納,重視小朋友的情感,幫助他們在愛與理解的環境中成長。
這是我們的故事,
這是情緒教育學院的初心。
情緒心理學
負面情緒的存在具有適應性功能,是應對挑戰和危險的自然反應,然而有些人對負面情緒抱有抗拒及壓抑的態度,試圖快速消除負面情緒,實際上是對情緒不接納的行為。
情緒接納(Emotional Acceptance)理論指出,壓抑或否認負面情緒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積累及惡化,增加心理壓力,甚至引發嚴重的情緒波動、長期的心理困擾等。
負面情緒的作用是提供信息,例如憤怒提醒低線被觸碰、悲傷提醒需要時間治癒、壓力提醒事情的重要性、焦慮提醒要計劃好未來、抑鬱提醒需要休息的時間等;而試圖逃避負面情緒,就會錯失理解自身需求和學習如何應對的機會。
開始接納負面情緒,承認它們的存在且不加批判地感受它們,才會減少情緒對生活的影響,重建正確的情緒觀,學會與情緒共存。
接納情緒不是意味著沉溺,而是理解它們的意義,並採取合適的應對方式,接納情緒是走向心理平衡的第一步,重新找到與自身情緒和諧共處的正確方式,提升心理韌性與幸福感。
願每個人從接納情緒開始,
擁抱真實的自我,學會愛自己。
情緒教育學院標誌設計理念
以不同的情緒狀態為核心概念,傳遞情緒教育學院的使命,為兒童建立正確的情緒觀。
標誌由三種不同形狀的臉部表情組成,分別代表開心的圓形、放鬆的方形及憤怒的三角形,呈現情緒的多樣性,寓意每種情緒都是自然,而且應該被理解與接納。
簡約的線條與柔和的圓角設計,打破傳統嚴肅的教育形象,讓情緒教育變得有趣、易於理解,特別適合兒童、青少年及一般大眾。
運用藍色系的漸變色彩及現代化的穩重字體,傳遞學院的穩定、信任與專業形象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