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內在小孩、智慧老人與年齡回朔:如何幫助我們的日常生活

心理學中的內在家庭系統(Internal Family Systems, IFS)理論指出,每個人內心都包含不同的內在部分,它們影響著我們的情緒、行為與決策。其中,在催眠治療的內在小孩、智慧老人與年齡回溯是三個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、調整心態並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概念。當我們能夠覺察並運用這些心態,將能更好地處理情緒、做出決策,並與過去的自己和解。

前言


心理學中的內在家庭系統(Internal Family Systems, IFS)理論指出,每個人內心都包含不同的內在部分,它們影響著我們的情緒、行為與決策。其中,在催眠治療的內在小孩、智慧老人與年齡回溯是三個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、調整心態並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概念。當我們能夠覺察並運用這些心態,將能更好地處理情緒、做出決策,並與過去的自己和解。



內在小孩:學會接納情緒,擁抱自己


內在小孩(Inner Child)代表我們內心深處那個充滿純真、情感細膩但有機會是脆弱的自己。這部分的人格通常承載了我們童年時期的感受與經驗,特別是那些未被滿足的需求。例如,一個在童年經常被忽視的孩子,長大後可能會在關係中極度渴望關注,甚至害怕被遺棄。


然而,有些人習慣壓抑內在小孩的情緒,只會變得更焦慮或更容易爆發情緒。因此催眠治療師可以透過當事人與其內在小孩交流、互動,達到寬恕、接納、愛自己。在日常生活的應用,心理學家建議透過「接納」與「對話」來初步療癒內在小孩:


  1. 允許自己表達真實感受,而不是覺得「我不應該生氣/難過」;

  2. 與內在小孩對話,像是對自己說:「我知道你害怕被拒絕,但你是值得被愛的」;

  3. 透過藝術、寫作、自我催眠等方式,與自己的內在小孩建立更深的連結。


當我們學會接納情緒,而不是逃避或壓抑,內在小孩就能感受到被理解和欣賞,從而讓我們變得更加穩定與自在。



智慧老人:相信自己有決定的能力,肯定自己的選擇


智慧老人(Wise Elder)代表我們內心中成熟、理性且有遠見的那一部分。他是經驗的累積,是內在的導師,能幫助我們在困難時刻做出更清晰的決策。當我們充滿猶豫、不確定或對自己缺乏信心時,內心的智慧老人能提醒我們擁有足夠的智慧來做決定,並且相信自己的決定。


心理學中的自我效能感(Self-Efficacy)理論強調,當一個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影響結果時,會更積極地面對挑戰,並在困難時刻堅持不懈。因此催眠治療師可以透過當事人向智慧老人提問,及獲取答案,發現內心的意願及需要,讓當事人更加信任自己。在日常生活的應用,心理學家建議透過「自我發問」與「交流」來初步接觸內在小孩:


  1. 當面對選擇困難時,我們可以問自己:「如果十年後的我成功了,會教現在的我怎麼決定?」

  2. 記錄過去做過的決定,提醒失敗經驗的得著,曾經成功處理過困難,提升自信心。

  3. 與信任的導師或朋友交流,藉由他人的觀點來激發自己的智慧。


當我們相信自己擁有決策的能力,內心就能變得更穩定,不再焦慮做錯決定或過度依賴他人。



年齡回朔:與過去共存,而非試圖改變過去


年齡回朔(Age Regression & Age Retrieval)是是透過回顧與體驗過去的記憶來理解自己,而不是試圖否定或改變過去。許多人會因為過去的經歷而感到遺憾、後悔或自責,然而,記憶並不會消失,試圖逃避只會讓它以不同的方式影響我們。


因此催眠治療師可以透過當事人在潛意識中回到過去,以不同各角度感受經歷,發現新的回應方法及轉化情緒,讓當事人重回健康的日常生活。在日常生活的應用,心理治療中經常使用創傷敘事療法(Trauma Narrative Therapy)來幫助個案重建過去的記憶,目的是讓人學會與過去共存,而不是試圖改變過去:


  1. 重新詮釋過去的事件,將「我是受害者」轉變為「這段經歷讓我成長」;

  2. 允許自己去感受過去的情緒,但不讓它主導當下的生活;

  3. 透過書寫或自我催眠,與過去的自己對話,告訴自己:「你已經走過來了,現在的你比那時候更強大。」


年齡回朔提醒我們,記憶一直都在,但它不應該控制我們。我們可以選擇與它共存,從中學習,而不是試圖抹殺它的存在。



內在整合,活出更穩定的人生


當我們能夠接納內在小孩的情緒,學會運用智慧老人的發現內心的能力,並透過年齡回溯與過去和解,我們將可以更自在面對人生的挑戰。三種心態的整合,使我們能夠既敏感又堅強,既理性又感性,既能向前邁進,也能與過去和平共處。透過心理學的自我探索,我們不僅能擁有更穩定的內在,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活得更加自在與幸福。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